6月13日牛财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0%,此前为2.00%。较此前中标利率下降10个基点。而这也是自去年8月中旬以来首次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7天逆回购利率水平已经是历史最低。
今年中国央行首次下调利率,“央行降息”消息公布后,金融市场信心提振,国债期货全线高开,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2%,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5年期主力合约涨0.12%,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与此同时,受“央行降息”消息影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急跌逾200点,跌破7.17关口。目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下跌0.22%,至1美元兑7.1720元人民币。
债券市场开启狂飙模式。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下行,10年期国开活跃券“23国开05”收益率下行2.41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12”收益率下行3bp。国债期货全线高开,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2%,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5年期主力合约涨0.12%,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Wind数据显示,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22年调降过两次,时间为2022年8月15日和2022年1月17日,调降幅度均为10bp。据此计算,此次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调降为时隔近10个月来首次调降。
牛财金分析师认为,本次央行下调政策利率的原因主要有,疫情管控放开以来,经济恢复不如预期,外贸出口下滑,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就业不理想,居民消费欲望不强,楼市低迷。本次政策利率下调,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希望可以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
对于此次央行下调政策利率,市场已有所预期。一方面,4月以来,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放缓、通胀低位运行,央行行长易纲上周在上海调研时表示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近期大中型商业银行掀起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为贷款利率下调提供空间。
从过往经验看,“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的同步调降,完成一次完整的降息过程。在“逆回购降息”后,不少专家预测,这将会对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并带动MLF、LPR等其他政策性工具利率的下调。
6月8日,国有大行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2%;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产品中,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挂牌利率保持不变,分别为1.25%、1.45%和1.65%,2年期挂牌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和5年期挂牌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至2.45%和2.5%。6月12日,部分全国性股份行跟进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分析师表示,此轮存款利率调整预计可以为银行节约2~3个基点的存款成本。考虑到存款成本压降幅度和效果出现的时间,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以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为代表的政策利率或将下调5~10个基点。考虑到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中长期贷款增长的目的,6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更高,长端报价下行空间更大。
据第一财经,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如果6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继续下降,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叠加2022年9月以来存款利率多轮下调,银行负债成本有所下降,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有望结束连续9个月“按兵不动”,将有望下降5~10个基点。
据券商中国,本周四,将有2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随着月中缴税临近及本周MLF操作在即,全市场资金面波动可能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MLF利率调降甚至超量续作的预期进一步提高。而MLF利率调降之后,通常也就意味着LPR利率下调的概率亦会大增。由于此前这个预期一直未兑现,本次若回应市场关切,对权益市场应该会有较大的正面刺激。
中信证券认为,挂牌利率调整预计可以为银行节约2-3bps存款成本。考虑到存款成本压降幅度和效果出现的时间,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后续MLF降息仍然有较大的可能性。
另外,进入6月,下半年稳增长的重要窗口期正式到来,叠加近期部分经济金融数据和市场情绪来看,降息的必要性也明显抬升。6月一年期MLF利率或将下调5-10bps。除此以外,银行也存在进一步下调存款产品利率的空间,如果降息落地,预计将带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进一步下行。
明明FICC研究团队也认为,挂牌利率调整预计可以为银行节约2-3bps存款成本。考虑到存款成本压降幅度和效果出现的时间,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该团队认为后续MLF降息仍然有较大的可能性。
该团队还认为,下调MLF利率,可以促进增量贷款利率更快下行,同时释放更强的“稳增长”信号,从而为经济修复提供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