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3月7日拂晓,美国太空军的X-37B无人空天飞机在经过434天的太空任务后,悄然降落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的跑道上。这一事件直到数小时后才由美国太空军正式对外公布。现场照片显示,这架漆黑与白色相间的神秘飞行器静静停驻在漆黑的跑道上,其任务细节仍笼罩在保密的迷雾中。
此次任务是X-37B系列飞行器的第七次太空行动(代号OTV-7),其于2023年12月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由SpaceX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升空,首次采用该型火箭执行发射任务。作为美国太空军的核心试验平台,X-37B机身长约8.9米,翼展近4.5米,重量约5吨,外形酷似缩小版航天飞机,但其功能却远超传统航天器。
图1. X-37B返航。(牛财金)
美国太空军首席作战官钱斯·萨尔茨曼将军在声明中强调,此次任务的“最大亮点”是成功验证了气动减速技术(aerobraking maneuver)。通过调整飞行器与地球轨道的角度,利用大气层阻力降低飞行高度,而非依赖传统推进器,X-37B显著降低了燃料消耗。这一技术突破被项目主管布莱恩·斯图尔特上校称为“X-37B计划激动人心的新篇章”,标志着美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X-37B项目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研发,后于2004年移交美国国防部。2010年4月,首架X-37B成功完成首次飞行任务,仅在轨224天便返回地球。此后,其任务时长持续刷新纪录:2020年5月启动的第六次任务(OTV-6)更是创下908天的在轨停留纪录,15年里,共执行了7次实验任务,累计飞行时间超过4000天。
图2. X-37B机载摄像头在2024年在高椭圆轨道实验时拍摄的地球图像。
这一无人飞行器的特殊性在于其高度自主性和军事用途。尽管官方称其任务为“技术验证”,但外界普遍推测其搭载了侦察设备、卫星释放装置甚至武器系统。例如,第六次任务中曾释放由美国空军学院学生设计的卫星“猎鹰-8号”,而此次任务中则进行了与“空间域感知技术”相关的实验——可能涉及对轨道物体的监视与追踪。
X-37B的机动能力堪称“太空中的隐形刺客”。其采用组合动力系统,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理论最高速度可达25马赫(约每小时3万公里)。此外,其复合材料机身可承受再入大气层时高达1800摄氏度的高温,而尾部26个推进器则赋予其精准变轨能力。这些特性使其能灵活穿梭于近地轨道(200公里至900公里高度),甚至执行“非物理摧毁”卫星等敏感任务——例如通过干扰或逼近敌方卫星实现“软杀伤”。
图3. 专业人员对X-37B进行防护处理。(牛财金)
此次任务的低调返航与美国太空军的有限披露,再次引发国际对太空军事化的担忧。中国军事专家指出,X-37B的“轨道敏捷性”可能被用于反卫星或快速打击行动,而其保密性则凸显了美国在太空领域的战略野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近年来也加速推进空天飞机技术,例如2022年成功测试的“神龙”号无人航天器,虽以民用为主,但其268天的在轨时间已逼近X-37B早期任务纪录。
美国太空军表示,X-37B的未来任务将聚焦于低成本太空探索与国际合作,但外界更关注其如何进一步模糊军事与民用的界限。随着中俄等国在空天领域的快速追赶,X-37B的每一次升空,都在为全球太空战略博弈写下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