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童的灰烬中重生”
1969年,杰里·桑德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车库里,用7.5万美元风险投资和自己的销售天赋,创立了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公司。这位曾因晋升受挫而愤然离开仙童半导体的销售天才,带领7名前仙童员工,以“第二供应商”为名,为其他芯片公司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替代产品。
图1. AMD创始人桑德斯
桑德斯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真正的男人都有晶圆厂"。
AMD的早期生存策略是“依附与模仿”:
1975年
1982年
转折点:
1985年,AMD推出Am386处理器,性能直追Intel 386,但Intel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AMD。这场诉讼持续五年,最终AMD胜诉,但代价惨重:研发资金枯竭,股价暴跌。
“山寨者的黄昏与创新者的觉醒”
1990年代:从模仿到原创的生死战
1996年
2000年
2003年
至暗时刻:Intel的绞杀与AMD的溃败
2004年
2006年
“CPU+GPU的赌局,一场生死时速”
2006年,AMD以54亿美元收购图形芯片巨头ATI,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CPU(锐龙)与GPU(镭龙)的厂商。这一决策被外界视为“疯狂”,但当时的CEO海克特·鲁伊兹孤注一掷:
2007年
2008年
至暗时刻:
2010年
2012年
“工程师女王的逆袭:Zen架构的诞生”
图2. AMD背后的女人:苏姿丰
2014年:苏姿丰临危受命
目标
策略
2017年:Zen架构的惊天一击
Ryzen 7 1800X
市场反应
2020-2024年:AMD全面反攻
锐龙5000/7000系列
数据中心逆袭
AI战场
“从法庭到实验室的生死对决”
1980年代:第二供应商的宿命
1982年IBM的“双保险”
1990年代:AMD K6的逆袭
奔腾之父的复仇
2000年:AMD速龙的巅峰与陨落
Athlon Thunderbird
2010年代:推土机的耻辱与Zen的救赎
推土机的失败
2024年:数据中心的终局之战
微软的抉择
“技术民主化 vs. 封闭帝国的崩塌”
制程与架构的平衡术
开放生态的胜利
市场策略的精准打击
消费市场
服务器市场
AMD的胜利,始于桑德斯的叛逆,成于苏姿丰的工程师智慧。从1969年的车库到2025年的AI芯片战场,AMD用56年证明:真正的霸权属于那些敢于打破规则、拥抱开放的颠覆者。
而Intel的衰落,则是“摩尔定律神话”的破灭——当执念成为枷锁,技术霸权终将被更灵活的对手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