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正逐步揭开暗能量的神秘面纱。按照目前的理论,暗能量,这种占据宇宙近70%的未知力量,正以加速膨胀的方式推动星系彼此远离。
近日,一项由国际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显示,暗能量可能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时间逐渐减弱。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现有宇宙学理论,更可能改写人类对宇宙未来命运的认知。
图1. 宇宙大爆炸和膨胀的过程
宇宙中的大部分质量来自“暗物质”,它不与光直接相互作用;暗物质通过重力相互作用,最多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较弱。宇宙总能量预算由约25%的暗物质、5%的由原子组成的“重子”或“普通”物质和约68%的暗能量组成(见图2)。
我们还不知道宇宙中大部分的能量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使得暗能量成为宇宙学(也许是所有科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也是许多实验和调查的焦点。
图2. 构成宇宙的物质
暗能量:宇宙膨胀的“隐形推手”
暗能量是现代宇宙学中最大的谜题之一。它驱动着宇宙加速膨胀,其存在由观测到的遥远超新星亮度异常(1998年诺贝尔奖成果)首次揭示。此前,科学家普遍认为暗能量是“宇宙常数”,一种恒定的真空能量。但2023年的一项研究提出新假设:暗能量可能并非恒定,而是会随时间变化。
DES项目:绘制三维宇宙地图
DES,Dark Energy Survey,暗能量测量项目,利用暗能量光谱仪(DESI, 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 ,一台配备5000根自动化光纤的精密仪器,正在以史无前例的规模绘制宇宙三维地图。其核心目标是追踪110亿年来星系的分布与运动,从而揭示暗能量的行为规律。
关键进展:
数据量突破:
DES已收集近1500万个星系和类星体的光谱数据(2023年首批数据为120万,2025年更新后增至1500万),远超此前所有巡天数据总和。
三维建模:
通过测量星系“红移”(因宇宙膨胀导致的光波长拉伸),DES团队构建了跨越数十亿光年的三维空间分布图,捕捉暗能量对星系运动的实时影响。
图3: 图中为引力透镜星系团RXJ2129天区的观测图像,其中包含了同一背景星系的三个像,它们在大小、年龄、位置上均不同。根据分析,这是一个Ia型超新星,不同时间的图像能够展示它的演化历程。
最新发现:暗能量或正在“退场”
在2025年3月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DES团队公布最新分析结果:
数据支持暗能量减弱假说:
结合超新星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及引力透镜效应数据,研究显示暗能量的“强度”可能随时间降低。
统计显著性争议:
目前,该结论尚未达到物理学“金标准”(5σ置信度),但已接近临界阈值。DES计划于2026年完成对5000万天体的观测,以进一步验证这一趋势。
科学界的反应:颠覆性还是巧合?
“颠覆宇宙学范式”
宾夕法尼亚大学宇宙学家Bhuvnesh Jain表示,若暗能量确在减弱,可能意味着现有理论(如广义相对论)需彻底修正,甚至需引入新物理机制。
谨慎乐观:
南加州大学Kris Pardo强调,需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如欧空局“欧几里得”卫星、智利鲁宾天文台)的数据交叉验证,才能确认结论。
宇宙未来的命运的两种可能
暗能量的行为将决定宇宙终极归宿(图3):
永恒膨胀到Heat Death:
若暗能量恒定,宇宙将无限膨胀,温度趋近绝对零度,星系彼此远离直至“孤独死亡”。
大坍缩(Big Crunch):
若暗能量减弱甚至逆转,引力可能最终主导,宇宙收缩至奇点,终结于一场“大挤压”。
图4: 不同暗能量对宇宙结局的影响。如果暗能量为宇宙学常数,则宇宙会持续加速膨胀;如果是幽灵暗能量(Phantom),则宇宙会在“疯狂”加速膨胀中导致“大撕裂”(big rip);如果暗能量能量密度在未来某刻开始显著下降,则可能会导致宇宙走向“大坍缩”(big crunch)。(图片来源:NASA/GSFC)
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通过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 为DES项目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北天区图像数据:
历时5年完成对北半球天空的高精度成像,为DES光谱观测提供目标定位。
技术验证:
在DES试运行阶段(2021-2023年),中国国家天文台参与优化观测策略与数据处理,确保巡天精度。
国际合作角色:
DES项目董事会成员邹虎研究员指出,BASS数据是DES“三维地图”的重要基石,助力科学家更精准地解析暗能量动态。
未来展望:揭开宇宙终极之谜
DES的终极目标:
2026年完成5000万天体的光谱采集,将三维宇宙图的分辨率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多信使天文学协同:
结合欧几里得卫星的高精度星系形状测量、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深空观测,科学家有望在2030年前锁定暗能量本质。
从“宇宙常数”到“动态暗能量”,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正面临一场革命。无论最终答案如何,DES的发现已证明:暗能量的奥秘,或许正是通向新物理学大门的钥匙。正如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Mustapha所言:“如果宇宙终将终结,或许这正是宇宙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一切都有其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