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人才磁吸”:日本顶尖EV专家徐福国“回归”

国际观察
2025-03-28

从丰田到大连理工:一位工程师的“技术返乡”

徐福国,这位专攻电动汽车控制工程的学者,曾是日本汽车业的“明星人物”。他自2012年从燕山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赴日本上智大学攻读博士,并于2019年完成博士后研究。此后,他先后在上智大学、东京都市大学和千叶大学担任特别研究员、助理教授及副教授,深度参与日本核心车企的前沿技术攻关。

2025年3月,徐福国辞去日本千叶大学工学研究院副教授职务,正式加盟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成为该校机械工程领域的教授。这一决定不仅震动了日本学术界,更折射出中日电动车产业竞争的暗流涌动。


日本汽车业的“落日黄昏”与中国的“技术朝阳”

徐福国的回归,恰逢日本汽车产业的“落日黄昏”。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2024年日本新能源汽车(NEV)全球市场份额已从2015年的15%暴跌至5%,而中国则以60%的占有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正以低价、高续航的电动车抢占全球市场,甚至反向输出技术。

图片

徐福国的科研履历,映射了日本技术优势流失的缩影

  • 核心项目主导者:

    徐福国曾经作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绿色革新基金项目的负责人(2022-2025年),牵头联合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31所高校及丰田、日产等75家车企,攻关“合成燃料利用效率提升及互斥事件改善”技术。该项目旨在突破日本在清洁能源动力系统中的瓶颈,但徐福国的离开可能使日本这一国家级项目面临技术断层。


  • 车企合作纽带

    徐福国他长期与丰田、日产、五十铃等车企合作,主导关键技术研发:


    • 丰田汽车:

      2016-2021年,他负责“智能网联混合动力汽车优化控制”及“大规模电动汽车最优充电控制”子课题,推动丰田混动技术向电动化转型;


    • 日产:

      2022-2023年,他主导“电动汽车最优减速控制研究”,优化车辆能量回收效率;


    • 五十铃:

      2021-2023年,他主导“卡车自动驾驶虚拟交通场景建模”,为日本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提供算法支持。


然而,随着日本市场的萎缩,这些项目未能阻止日本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陨落。例如,丰田虽在混动技术(如THS系统)保持优势,但其纯电车型(如bZ系列)因成本高、智能化不足,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不足1%。


徐福国的选择:产业发展的“最优解”

徐福国的研究领域——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自动驾驶决策算法、智能充电技术——正是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命脉”。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表示:“徐教授的加入将直接推动学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科研转化,尤其在‘车-路-网’协同控制等前沿方向。”

图片

与日本相比,中国电动车产业的优势显而易见:

  1.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巨额补贴与税收优惠;


  2. 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70%以上;


  3. 完善的产业链整合:

    从宁德时代(全球最大电池供应商)到华为(智能驾驶系统),中国已形成完整的电动车生态系统。


人才流动背后的产业博弈

徐福国的案例并非孤例。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2020年约有1.2万名中国理工科博士在日学习,2023年增至1.6万名,2020年,约30%的中国理工科博士选择回国;2023年,这一比例升至60%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正通过“人才回流计划”争夺全球技术精英。

徐福国的经历,正是中日技术角力的具象化

  • 学术成就:

    他在《Automatica》《IEEE TVT》《IEEE TITS》等国际顶刊发表论文40余篇,覆盖最优控制、模型预测控制、强化学习等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决策与控制;


  • 技术转化:

    其研发的“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技术,可提升充电效率15%-20%,但日本车企因专利壁垒和保守战略,未能大规模推广此类技术。



日本车企的“绝地反击”

面对危机,日本车企正试图“绝地反击”。丰田宣布将2025年电动车研发预算提升至1万亿日元,并与索尼合作开发智能座舱系统;日产则计划与中国电池企业联动,降低供应链成本。

但徐福国的离开,仍让日本业界感到“刺痛”。“我们正在失去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技术话语权。”一位参与过徐福国项目的日本工程师感慨,“当中国用‘市场换技术’,日本却还在用专利筑起高墙。”

当全球电动车赛道从“日德争霸”转向“中美对决”,人才、资本与市场的流动正重塑市场版图。未来,这场竞赛的胜负,或许就藏在每一位“徐福国”的选择之中。


牛财金微信LOGO-3.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