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风云再起:中国巨额资本撤离美国私募股权,转投英伦蓝筹股

国际观察
2025-04-22

引言:全球资本版图剧变,中国巨额投资转向欧洲

随着中美两国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紧张加剧,中国资本正逐步从美国私募股权市场撤资。面对双方超过120%的高额关税壁垒,中资从美撤离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战略上的重大调整,也揭示了全球金融市场格局的新变化。

一、从美国到英国:中国资本的战略转移

据《金融时报》报道,包括中国投资公司在内的多个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已停止对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并开始转向欧洲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英国《金融时报》强调,中国投资者此前曾支持过贝莱德旗下的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等知名公司,以及Thoma Bravo、Vista Equity Partners、凯雷和黑石。

在过去的30年里,中投公司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中国国家支持的投资者在推动美国私募股权的崛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私募股权曾经是一个小众行业,现在管理着4.7万亿美元。

根据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数据,截至2023年,中投公司和外管局分别将1.35万亿美元和1万亿美元资产中的约25%分配给另类投资。

2018年,中投公司出售了其在黑石集团(BX)的股份。据几位收购高管称,自贸易战开始以来,中国投资者已将战略转向美国私募股权。

2023年,中投公司开始减少其在美国的投资,而到了2025年初,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数据显示,中投公司曾持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私募股权资产,但近年来这些资产逐渐被出售或转移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中国投资者在英国市场的存在感却日益增强。中国对富时100指数上市公司的投资增长了近40%,从2022年12月的640亿英镑增至今天的880亿英镑。这些投资覆盖了包括国防、能源、制药和基础设施在内的关键领域,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上的新动向。

二、中国资金都投向了哪些公司?

《每日电讯报》援引英国股东分析服务公司Argus Vickers的报道称,包括中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中国投资者持有英国主要公司的大量股份,如英国宇航系统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壳牌公司、阿斯利康公司、巴克莱银行和劳斯莱斯公司等。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它持有壳牌价值24亿英镑的股份以及阿斯利康价值10亿英镑的股份;而中国投资公司则持有巴克莱银行和易捷航空的重要股份。这些投资不仅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了国际化布局,也为英国本土企业带来了宝贵的资本支持。

三、不公平的制度引众怒

中国投资者坚称,他们受到了西方监管机构的不公平待遇,他们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监管机构正在利用所谓的外国影响力和无端的国家安全主张来限制中国资金,阻止中国资本直接进入技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即使有这样的限制,间接途径,如通过私募股权,多年来一直对中国资金保持开放。通过这种结构,中国基金能够投资美国公司,而无需持有控股权或立即引起政治关注。但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改变了这一切。


加拿大和欧洲的养老基金是美国私募股权的坚定支持者,据报道也在重新评估他们的参与美国基金的问题。在上周的电话财报会议上,黑石集团总裁格雷承认,全球客户对当前的“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政治气候感到不快。

四、贸易战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重新审视并优化其国际资产配置的机会。通过加大对欧洲市场的投入,中国不仅能够规避部分地缘政治风险,还能借助当地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技术优势实现长期收益。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在变化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了每个投资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希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中国企业和个人而言,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市场动态以及潜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扩展阅读

北证50涨2.63%!揭秘中国股市的抗压秘诀:为何能在全球波动中稳如泰山?

股市动荡,股神巴菲特警告,是买进还是卖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