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93岁的沃伦·巴菲特用一句玩笑话打破了现场的沉默:“我退休了,但你们不用为我担心——我不会把股票卖光。”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全场掌声,也标志着这位“股神”长达60年的CEO生涯即将落幕。
从“股神”到“人生导师”,巴菲特的传奇谢幕
在股东们期待的目光中,巴菲特正式宣布:他将于2025年底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CEO,62岁的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将成为继任者。这一决定不仅震动华尔街,也让全球投资者陷入深思——这家市值1.1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能否在阿贝尔手中延续“滚雪球”的奇迹?
图1. 股神巴菲特。
1930年出生的巴菲特,用一生证明了“时间+耐心=财富自由”。
5岁上门推销口香糖,6岁倒卖可口可乐饮料
11岁买入人生第一支股票
3股Cities Service石油公司,每股38美元,之后以40美元卖出,后来该股票一度涨到200美元,虽仅盈利2美元,却种下巴菲特的财富种子。
17岁收购二手弹子机,放在理发店与老板五五分成。
每周稳定收入175美元,这比成人打工还赚钱。到高中毕业,巴菲特已经拥有了一家农场和5000元的存款,相当于现在的17万人民币。
20岁,开始在大学跟着格雷厄姆学习价值投资
1965年收购濒临破产的纺织厂“伯克希尔哈撒韦”
数据说话:
从六岁开始卖口香糖算起,到他成为百万富翁,巴菲特用了二十年。
巴菲特11岁开始玩股票,48岁成为亿万富翁,用了37年。
2025年伯克希尔市值
巴菲特净资产
股东回报率
巴菲特为什么选择格雷格·阿贝尔?
格雷格·阿贝尔的履历堪称“完美接班人”模板:
格雷格·阿贝尔的个人简介:
1962年出生,国籍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商学学士(金融与会计方向),现任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董事长兼CEO、非保险业务副董事长。
阿贝尔职业生涯:
1984年毕业于阿尔伯塔大学后,加入普华永道(PWC)埃德蒙顿分公司,后被派往旧金山办公室。
1991年加入美国地热发电商CalEnergy,担任审计师,并在大卫·索科尔(David Sokol)的领导下快速晋升。
2000年伯克希尔收购CalEnergy(后更名为MidAmerican Energy),阿贝尔正式加入伯克希尔。
2008年出任伯克希尔能源CEO,通过并购和新能源投资将公司推向行业巅峰。
2018年起担任非保险业务副董事长,负责监管铁路、公用事业、零售等核心板块。
2021年被确认为巴菲特的接班人,2025年底将正式接任CEO。
阿贝尔核心成就:
能源转型先锋:推动伯克希尔能源成为美国清洁能源领导者,2024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多元化业务整合:成功管理BNSF铁路、喜诗糖果等子公司,保持其独立运营的同时协调集团资源。
股东信任构建:以透明沟通和稳健决策赢得股东支持,被伯克希尔董事会成员罗恩·奥尔森称为“已完全准备好接班的人”。
阿贝尔个人风格
工作态度:被称为“每天有48小时”的工作狂,但注重效率而非机械加班。
生活态度:居住在得梅因(距奥马哈仅两小时车程),远离聚光灯,专注于家庭和社区事务。
公众形象:低调务实,极少接受采访,但在伯克希尔年会上以通俗语言解释复杂业务,展现亲和力。
阿贝尔的接班宣言:
“我们需要更积极主动,但方向必须正确。伯克希尔的业务已高度自治,我的任务是确保它们继续‘自我生长’。”
在股东会上,巴菲特首次公开批评美国关税政策:
“贸易战是重大错误”
伯克希尔直接受损
巴菲特的全球化主张:
“我们美国应该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其他国家应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这赢得了股东热烈的掌声。
伯克希尔的“规模诅咒”:
接班人挑战:
巴菲特的退休不仅是商业事件,更是时代的转折。他留下的不仅是千亿帝国,更是一套颠覆传统的投资哲学:
“护城河”理论
“睡不着觉的生意”
慈善典范
巴菲特名言
巴菲特说的最经典的十句话:
以下是沃伦·巴菲特最经典的十句话,涵盖其投资哲学、市场策略和人生智慧:
一、投资哲学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逆向思维:在市场恐慌时买入,在过热时卖出。)
“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原则是记住第一原则。”(强调风险控制是投资的核心。)
“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财富增长的关键在于资金的复利效应和长期规划。)
“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长期主义:只投资能长期持有的企业。)
“规模是业绩的敌人。”(伯克希尔的庞大体量让寻找高回报变得更具挑战性。)
二、市场策略
“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市场下跌是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
“不正确的投资比不投资更危险。”(宁可持有现金等待好机会,也不盲目出手。)
“我们欢迎市场下跌,因为它让我们能以理性的价格买入更多股票。”(利用市场波动而非恐惧波动。)
“不要用借来的钱投资,因为市场关闭的时间可能比你的偿债能力更长。”(避免杠杆,保持财务稳健。)
三、人生智慧
“如果你工作的地方是你喜欢的地方,那就是最好的地方。”(选对方向比计较短期利益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