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财报显示,尽管营收同比增长7%,但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低于市场预期,引发投资者担忧。财报公布后,阿里美股盘前跳水,开盘后一度跌超8%,最终收跌7.6%,创下近期最大单日跌幅。
营收:
净利润:
同比变化:
业务表现:
虽然整体营收实现增长,但市场更关注的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入尚未转化为显著盈利,叠加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消费压力,使得投资者对阿里的增长前景产生疑虑。
作为中国最早布局大模型的科技公司之一,阿里巴巴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动作频频。今年4月,阿里发布了最新版本的开源大语言模型Qwen 3,并将其应用于自家AI助手“通义万相”。CEO吴泳铭表示,阿里AI相关产品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然而,面对国内如火如荼的AI竞争——包括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巨头纷纷加码,以及DeepSeek等新兴企业推出创新模型,阿里在商业化落地方面仍面临不小挑战。
吴泳铭在电话会上透露,越来越多企业正在转向基于云的AI服务,而阿里云正是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他强调:“我们对未来几个季度的云计算收入增长非常有信心。”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温和复苏阶段,但消费者信心恢复速度慢于预期。加上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给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业务带来一定压力。
为刺激消费,阿里近期与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达成深度合作,允许用户在小红书内容中直接跳转至淘宝商品页面,提升转化效率。
此外,阿里还在淘宝App中推出了“即时零售”功能,承诺部分商品可在一小时内送达,试图通过服务升级来应对拼多多、京东等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冲击。
好消息来自阿里云业务。该部门本季度收入达301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高于上一季度,主要得益于公共云服务需求上升及AI相关产品加速落地。
随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阿里云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吴泳铭表示云计算将成为未来几个季度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之一。
不过,他也坦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迭代速度加快,阿里必须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才能维持领先地位。
此次财报暴露出的问题,反映出阿里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传统电商业务虽稳中有升,但在流量红利见顶、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增长空间有限;另一方面,AI和云计算被视为未来的希望,但短期内难以快速变现。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阿里目前仍处于“高投入、低回报”的阶段,需要更多时间验证其技术实力和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眼下,阿里最需要做的,是在守住基本盘的同时,加速推动AI商业化进程,在激烈的行业洗牌中抢占先机。
了解最新最新金融市场消息,请关注牛财金!如果你喜欢,就请转发,让更多人喜欢!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