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美国"再现:穆迪下调美国评级后,全球资本何去何从?

国际观察
2025-05-19

上周五,金融市场再次被一场重磅事件搅动——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的Aaa下调至Aa1。这是继2011年标普(S&P)之后,又一主要评级机构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降级警告”。虽然市场对此早有预期,但这一决定仍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的心理水平,美国股票期货在亚洲交易中随美元下跌。

一、降级背后:美国赤字失控与债务高企

此次穆迪的降级理由非常明确: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政府债务水平逼近历史高位

根据穆迪的报告,美国联邦预算赤字目前每年接近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6%。而到2035年,这一比例预计将攀升至近9%,远高于当前水平。同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此前预测,到2029年,美国政府债务将达到GDP的107%,即二战后的历史峰值。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国会正在推进一项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增加3.8万亿美元联邦债务的税改和支出法案。如果其中的临时条款被延长,实际成本可能更高。

这表明,美国的财政轨迹已经进入了一个“滚雪球”的状态——利息支出不断上升、福利支出刚性增长,而税收收入却相对低迷。这种结构性失衡,正是穆迪降级的核心逻辑。

图1. 美债收益率连续第三周攀升。(两和10年期期收益率,周线移动)

交易员正在分析经济数据,寻找持续美国经济放缓的迹象。


二、市场反应:美债收益率冲破5%,美股期货大跌

穆迪公布降级消息后,金融市场迅速作出反应: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

    跳升4个基点至4.52%;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

    更是突破关键心理关口5%,达到5.00%,创下自2023年以来的新高;


  • 标普500指数期货

    下跌超过1%,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幅更大;


  • 美元指数

    则跌至4月以来的低点,市场情绪极度悲观。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解决方案公司副首席投资官马克·戈赫曼指出:“大型投资者(包括主权基金和机构投资者)正逐步减持美债,转向其他避险资产。”他警告称,这可能引发一个“危险的熊市陡化螺旋”,即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美元持续走弱,最终削弱美国股市的吸引力。


三、美元地位面临挑战:全球资本是否开始“去美元化”?

过去几十年,美元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和避险资产。然而,随着美国财政纪律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开始质疑美元的“无风险”属性。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美元最近的疲软反映了金融市场对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信心丧失’。”

此外,中国在3月份减少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尽管专家认为这更多是出于“缩短债券久期”的技术调整,而非全面“去美元化”,但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全球资本正在重新评估美国资产的风险溢价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指出,尽管穆迪的降级不太可能直接触发强制抛售或改变国会投票,但它无疑加剧了国际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质疑。长期来看,这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四、政治层面:特朗普的政策组合拳能否稳住局势?

面对财政危机和资本市场动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试图淡化影响,称“穆迪是滞后的指标,市场早已知道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周末表示将在周一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讨论乌克兰战争问题。这一举动被认为旨在缓解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从而稳定市场情绪。

但现实是,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组合拳——包括大规模减税、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外交上的不确定性——并没有真正解决美国财政结构失衡的根本问题。相反,它们可能进一步推高财政赤字,并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五、未来展望:美债收益率还能涨多久?美元还能撑多久?

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普遍认为,短期内美债收益率仍有上行空间。以目前趋势来看:

  • 10年期收益率有望冲击4.6%-4.8%区间;

  • 30年期收益率若突破5.18%(2023年高点),将创2007年以来新高。

而美元的走势也面临严峻考验。一个衡量美元表现的综合指数已接近4月低点,期权交易者的看空情绪达到五年来最严重水平。

法国巴黎银行策略师拉贾帕指出:“更高的利率意味着更高的政府利息支出,将进一步扩大赤字。长此以往,美国国债作为‘无风险资产’的地位将受到根本性挑战。”


牛财金:美国还能“靠发债活着”多久?

穆迪的降级不只是一个评级符号的变化,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国可以无限量发债而不受惩罚的时代正在终结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必须重新审视美国资产的风险回报比,甚至开始多元化配置,寻找新的避险锚点。

而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理解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深度财经解读。

扩展阅读

5.1% vs 5.5%!消费复苏放缓背后,谁在花钱,谁在观望?4月份最新经济数据解读

战略之殇:哈马斯破坏以色列-沙特和平协议计划曝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