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经济数据分析:暴跌50.6% vs 大涨120%!谁在大亏?谁在大赚?

牛财金
2025-06-27

赚了2.72万亿,中国工业企业为何仍有压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5年1-5月工业数据,勾勒出一幅典型的“冰火两重天”图景: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实现利润2.72万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1.1%

  • 其中5月单月利润同比更是大跌 9.1%

虽然整体利润略显疲软,但结构分化非常明显:高端制造、新兴产业持续发光,能源、原材料行业则大幅下滑。

这意味着,工业投资正在从“普涨时代”走向“结构性机会时代”。


【01】投资核心结论:冰火两重天.

从今年前五个月的数据看,中国工业的投资逻辑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看好:高端制造、新兴产业

  • 航空航天;

  • 电气设备;

  • 智能制造;

  • 消费电子;

  • 海洋经济产业链;

⚠️ 谨慎:周期品与流动性风险

  • 能源、煤炭、传统化工;

  • 高负债、高应收账款企业;



【02】数据里的机会与风险.

先看一组关键数据(部分选取):

图片

表1. 关键行业利润数据对比。

【03】四大投资主线,值得重点关注.

(一)航空航天:国产化与全球需求双轮驱动

数据很炸裂:

  • 飞机制造利润增长 +120.7%;

  • 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利润 +28.6%;

  • 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利润 +68.1%;

这背后,一方面是国产大飞机C919两周年商用放量,另一方面商业航天在卫星互联网、火箭发射服务等领域加速崛起。

投资逻辑:

  • 高技术壁垒;

  • 国产替代空间大;

  • 全球市场需求稳步上升;


图片

图1. 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工业。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经济风口正劲.

海里也有大机会:

  • 船舶制造利润 +85.0%;

  • 金属船舶制造 +111.8%;

  •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 +63.2%;

全球海运市场景气度高,“一带一路”推动国际能源运输,海洋风电、油气开发需求也在增长。

投资逻辑:

  • 全球订单充足;

  • 高附加值船型需求增长;

  • 海洋风电、海工装备带来新动能;


(三)高端制造与设备更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 +7.2%;

  • 通用设备制造 +10.6%;

  • 专用设备制造 +7.1%;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101.5%;

政策层面,今年持续强调 大规模设备更新,再叠加AI、工业智能化,对自动化装备、高端机床、智能生产线等均是利好。

投资逻辑:

  • 工业智能化升级;

  • 国产替代加速;

  • 政策推动设备更新;


(四)智能消费电子与家电更新:消费升级驱动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利润 +101.5%;

  • 家用厨房电器制造 +20.7%;

  • 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 +31.2%;

“以旧换新”正在加速落地,家电和智能设备不仅是刚需,更是消费升级的重要出口。

投资逻辑:

  • 政策刺激带动换新需求;

  • 节能、智能化成为竞争焦点;

  • 国货品牌崛起,全球市场拓展;



【04】需要谨慎的领域.

当然,风险也很真实存在。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同比下滑 -50.6%,属于典型周期下行;

  •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也下滑 -10.4%;

  • 汽车制造业利润下滑 -11.9%,仍受市场竞争和库存压力影响;

  • 应收账款回收期拉长至70.5天,流动性风险需要警惕;

短期内,这些领域波动较大,投资宜谨慎布局。


【05】2025投资策略.

未来工业投资,核心就是四个字:

“结构分化”。

整体大方向:

  • 聚焦高端制造、新兴产业;

  • 谨慎周期行业,尤其是能源、原材料;

  • 精选具技术护城河、现金流稳健的龙头企业;

  • 密切关注流动性风险,尤其是应收账款和库存水平;



【小结】

虽然中国工业赚了 2.72万亿,但真正值得投资的,并不是“大水漫灌”,而是那些逆势而上的 高端制造与新兴产业

2025年值得关注的关键词:
→ 航空航天;
→ 高端装备;
→ 智能消费电子;
→ 海洋经济产业链;

谨慎对待:
→ 煤炭、石油天然气;
→ 汽车制造业;
→ 高负债、高应收账款企业;

未来的投资,不在于盲目追高,而在于看懂谁在 穿越周期,创造价值。


扩展阅读

特朗普突然退了!“报复税”或取消,中国要警惕什么?

午夜之锤:7架B2轰炸机 14枚钻地弹 37小时静默奔袭,美军摧毁伊朗核设施全过程秘密曝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