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废墟上的资本游戏:50万人 × 9千美元,BCG加沙迁移计划为何让世界愤怒?

牛财金
2025-07-07

如果把50万人从加沙迁出去,每人给9,000美元,需要花多少钱?

世界顶尖咨询公司BCG,为一场被以色列和美国支持的人道计划,精密地算出了这笔账。

没有人真正被迁移,可就是这张 Excel 表,让联合国震怒,人权组织痛批,也让BCG自己开除了两位合伙人、紧急撤出加沙。

因为在战争的废墟上,哪怕只是建个模型,也足以被指控是在替种族清洗出谋划策。


01 秘密项目 Aurora:一场从 Excel 表开始的风暴.

2024年10月,全球著名的波斯顿咨询公司BCG接手了一个绝密项目,代号 “曙光”, Aurora

表面上是:

“帮加沙战后重建,设计人道援助。”

实际上却多了一条极度敏感的工作:

建模:如果要迁走加沙人,要多少钱?怎么做最划算?

《金融时报》曝光:

  • BCG在模型里假设:

    • 包括:

    • 5,000 美元一次性现金;

    • 4年租房补贴;

    • 1年食物补贴;

    • 移走50万人(约占加沙总人口四分之一);

    • 每人获得 9,000 美元“迁移包”;

  • 整个计划约花 50 亿美元;

  • 还算出:

    迁走一个人,比留在加沙重建,每人节省 23,000 美元。

不仅如此,BCG还模拟:

  • 战后加沙 GDP 能翻几倍;

  • 怎么用区块链把房地产做成“代币”,卖给全球投资者;

这并不是空想,而是一个 完整的商业计划

图片

图1. 坐在废墟上的加沙儿童。


02 为什么只是建个模型,也引发全球愤怒?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BCG又没真把人迁走,只是算了笔账,干嘛被骂那么惨?”

这正是整件事最敏感的地方。


1. 在战争废墟上,建模本身就不是中立.

加沙此刻,废墟遍地。
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在这样的背景下,BCG却在 Excel 里推演:

  • 如果把人迁走,是否更便宜?

  • 如果迁走四分之一人,就不会回来,

  • 重建成本能省多少钱

这等于:

把人变成预算表里的数字。
把可能的驱逐,写进商业计划里。

哪怕只是模型,也可能被政治人物拿来当依据:

“看,这么做更划算!”


2. 国际法最忌惮人口迁移.

二战后,最敏感的红线就是:

在战争背景下,把人从家园迁出。

在联合国、人权组织眼中,这就是:

  • 种族清洗;

  • 人口工程;

而BCG模型写得非常直白:

“四分之一的加沙人将离开,75%的人永远不会回来。”

这让外界怀疑:

“你们不是在救援,是在帮以色列设计驱逐计划。”


3. 人道援助,和军事政治纠缠在一起。

BCG并不只是坐在办公室算账。
他们深入参与了一个现实中的项目:

GHF(加沙人道基金会)

BCG顾问:

  • 飞到特拉维夫;

  • 帮 GHF 规划救援路线;

  • 协助招标安保公司;

  • 设计物流和财务系统;

GHF的援助点:

  • 建在远离人群的地点;

  • 由以色列军队把守;

  • 美方私人安保公司驻扎;

自5月以来:

  • 超过 400 名巴勒斯坦人在去领取援助途中被射杀;

联合国痛批:

“这不是人道援助,是战争目标的遮羞布。”

外界怀疑:

  • GHF 是不是在制造更大的人道危机;

  • 让加沙人“自愿离开”;



4. 顾问公司不能只说“我只是做模型”;

BCG常年宣传:

“我们是中立、独立、正义的咨询公司。”

但FT调查显示:

  • 这不是两名合伙人私下干的事;

  • 模型被录入 BCG 内部系统;

  • 合伙人飞巴黎向全球高层报告;

  • 员工连续加班 70 小时;

这已不是私人行为,而是整个组织参与。

舆论质疑:

“你们不是只算账,而是在为一场人口工程提供技术方案。”

这就是为什么 BCG 没真迁走人,却被骂到体无完肤。

图片

图2. BCG参与的加沙人道基金计划。


03 BCG的房地产代币化:加沙重建背后的资本算盘

BCG的模型里,还有一个极具争议的部分:

用区块链,把战后加沙的房地产“代币化”。

怎么做?

  • 假设加沙重建要建 1000 套公寓;

  • 总价值:比如 1 亿美元;

  • 在区块链上,把这 1 亿美元拆成:

    1 亿个 Token

  • 每个 Token 值 1 美元;

然后:

  • 全球投资者都可以认购这些 Token;

  • 不需要买整套房子;

  • 买多少 Token,就持有多少“房产价值”;

未来:

  • 房价上涨,投资者可卖掉 Token;

  • 或每年领取租金分红;

BCG认为:

这样能从全球资本市场快速筹到重建资金。

这看似创新,但在加沙,背后充满争议:

  • 会不会让战后住房先服务国际投资者,而不是本地平民?

  • 战后经济繁荣,是否建立在部分人被迁走的前提上?



04 战后加沙 GDP 能涨多少?BCG模型算了什么?

BCG在模型里,甚至算了:

战后加沙 GDP 能涨多少?

推演逻辑大致是:

  • 若投入 200~500 亿美元重建:

    • 建基建(港口、电力、道路);

    • 盖新楼房;

    • 引入外资、物流园区;

  • 大批加沙人获得工作:

    • 建筑工人;

    • 商贸、物流;

    • 服务业;

BCG算出:

  • 当前加沙人均 GDP ≈ 1,000 美元

  • 如果重建顺利:

    • 人均 GDP 可涨到 2,000~3,000 美元;

  • 整体 GDP 从约 20 亿美元

    • 可涨到 40~60 亿美元;

这就是所谓:

“把加沙变成中东的里维埃拉。”--旅游胜地。

但问题是:

  • 这一切繁荣蓝图

  • 建立在迁出至少四分之一人口的设想上;

这就是外界最愤怒的原因:

“你们在规划重建,还是在建模驱逐?”


05 BCG的断尾求生

风暴愈演愈烈。

  • 5月25日,BCG紧急回应:

    • 撤出驻特拉维夫顾问;

    • 停止一切工作;

    • 放弃收取约 400 万美元咨询费;

  • 5月28日,BCG全球合伙人会议上:

    • 两名合伙人被严厉质问;

  • 6月4日:

    • 两人被BCG正式开除;

BCG在给内部员工的信里承认:

“这是严重的流程失误,我们会吸取教训。”

但外界并不买账:

“这不是流程问题,而是战争与资本的勾连。”


06 中国视角:我们更该关心什么?

这起事件,对中国至少有三重警示:

  1.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格外小心

    • 不卷入高度政治化、军事化项目;

  2. 中东局势,并非与我们无关

    • 人道援助背后,可能藏着更大的地缘政治博弈;

  3. 咨询、智库、数据建模

    • 也可能变成战争工具;

在全球博弈里,每一个“模型”,都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BCG已经撤出了加沙,但留下的问题才刚开始:

战争与人道之间,咨询公司到底能不能保持中立?
一张 Excel 表格,可能是救命方案,也可能是驱逐剧本。

扩展阅读

AI医生抢饭碗?香港医生月薪6万,大陆住院医8千:学医是天堂还是地狱?


#加沙#加沙迁移计划#BCG#加沙重建计划#加沙战后重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