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利率升穿2.5%,10年期美债站上4.5%,特朗普的权力在时代铁律前失效。
特朗普又喊“降息”了。这一次,他不仅怒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太愚蠢、太政治化”,还放话要换人。但真相是:美国的利率已经不是某一个人能决定的事了。背后的“天花板”,比鲍威尔高得多,也硬得多。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特朗普面对的不是一个“顽固的央行行长”,而是三座大山——债务、老龄化和去美元化。
一、想靠换人救市?特朗普错判了战场!
过去,换掉一个“鹰派”行长、换上“鸽派”亲信,就能让利率松动。这一套曾在尼克松、里根、甚至奥巴马时代都或多或少奏效。
但现在不一样了。
即使特朗普真的换掉鲍威尔、塞入一位愿意“疯狂印钞”的忠诚派,也不过能左右短期利率。而真正决定企业融资、房贷利率、财政赤字成本的,是长期利率,尤其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
这个利率,正稳稳地站在4.5%以上的新平台期,而且——还可能往5%、甚至6%冲。
图1. 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走势图,1980-2025年,美财政部数据。
二、是谁把利率顶在了高位?三座大山正在压向美国
1. 债务洪水
过去靠低利率撑起的“无痛借债”神话破灭了。军费、AI、减税……花的钱越来越多,而买美债的买家却越来越少。
财政部的数据警告:美国债务总额即将突破GDP的120%,利息支出已超过整个国防预算。这不是利率高了,是美国太“烧钱”了。
图2. 美国债务占GDP的百分比,1980-2025年,美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
2. 老龄化加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婴儿潮一代疯狂存钱、买债,为美债提供了充足“弹药”。今天,他们正在退休、取钱、卖债。
当退休人口增加,社会整体储蓄下降,如果投资需求不变,会推高实际利率。
图2. 历史上每个美国工人抚养人数变化趋势, 联合国数据。
3. 中国和中东的钱,不再来了!
过去,中国外汇储备飙升,用几万亿美元支持了美国的低利率时代。现在?中国在“去美元化”,外储下降,连中东土豪也不再买债,而是把钱砸向沙漠中的“未来之城Neom”。
当年美国靠“别人买单”活在低利率天堂,现在,别人不买单了。
图3, 中国外汇储备变化情况,人民银行数据。
三、利率的天花板,不是美联储设的,是“自然利率”设的!
经济学中有个关键概念:自然利率(R*),指的是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的那个中性利率。
上世纪80年代,这个数字在5%左右;到2012年降到最低点1.7%;如今,又回到了2.5%左右,还在涨。到了2030年,彭博经济研究预测它将升至2.8%。
也就是说,美国的长期利率即使什么都不做,也会被自然“顶”到4.5%-5%,这就是新时代的利率地板。
四、全球不信你了,钱就不会来!
特朗普若真动手“换掉鲍威尔”,或者干预货币政策,看起来赢了场面,却可能输掉整个金融系统的信用。
别忘了,2022年美国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这一招虽然打击了普京,也让全球央行开始担心:“万一有朝一日我也不听美国话,是不是也要被没收?”
利率不仅仅是利率,是信用、是信任、是规则。
五、结语:特朗普的算盘,打错了时代!
特朗普想要重演“操控利率、刺激经济”的旧戏码。但这一次,换掉鲍威尔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让市场更加紧张,利率更高。
这不是一场可以靠人事调整、喊几句“降息”的斗争。这是一场与人口老龄化、全球资金流、国家安全、科技进化的大博弈。
鲍威尔可能不是特朗普的敌人。真正挡在他前面的,是历史的方向盘。
互动话题:
你认为美国还能回到低利率时代吗?如果你是美联储主席,你会怎么做?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