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暴跌59%!中国车遭俄“三重绞杀”背后的博弈信号

牛财金
2025-08-08

最近,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急刹车”。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对俄整车出口仅15.3万辆,同比暴跌59%。去年我们刚刚成为俄第一大汽车供应国,怎的转眼间风向变了?

细看下来,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市场波动”,而是一次政策压制 + 利益冲突 + 外交试探的“三重合力”。


一、政策层面:手起刀落,指向明确!

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部门宣布:禁止东风、福田、解放、汕德卡等品牌卡车销售,理由是“危害驾驶员健康与道路安全”。

与此同时,俄罗斯提高了汽车回收税,尤其针对进口燃油车。以一辆2.0排量的中国车为例,进入俄罗斯现在可能多交近5万元人民币的税。

更早前,俄方还封堵了部分中亚中转路线,要求补齐关税、增值税等。这套组合拳下来,中国汽车出口直接被卡脖子。

说句实在的,这一系列动作,针对性明显,就是直指中国品牌。


中国企业救了俄罗斯的急,为什么还会这样?

图片

二、市场层面:中国车太猛,动了俄企的奶酪!

俄乌冲突后,欧美车企纷纷撤出,市场空了,中国车企趁势大举进军俄罗斯,2023年销量飙升。

根据俄方数据,去年中国品牌在当地新车销量中占比已高达58.3%,而俄罗斯本土品牌份额却跌至33%。

这意味着什么?俄车快没饭吃了。

作为一个民族主义浓厚,俄罗斯自然会“出手自保”。

这不是中国车的问题,这是人性


三、政治层面:生意之外,还有期待和试探!

战争打到第三年,十分焦灼。俄罗斯希望中国在“关键领域”上提供帮助,而中国始终中立、不站队。

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战场上却“帮不上忙”?这可能让一些俄决策者心里不平衡。

“你赚我的钱,就得站我这边。”这种心理,美俄都一样。
而中国的逻辑是:“我不趁火打劫,已经很给面子了。”

有分析人士认为,俄可能借汽车这张牌,向中国“表达不满”,试探一下底线。

这,就是中俄之间最微妙的现实。


写在最后:中国车企的“俄罗斯考验”!

这波下马威,给中国企业提了个醒:

  1. 别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单一市场风险太大。

  2. 出海是要懂政治的。哪里都没有纯粹的生意。

  3. 技术+品牌才是长期生命线。卷价格不是长久之计。

俄罗斯不是第一个给我们“设限”的国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扩展阅读

237亿美元大奖,马斯克笑纳!宗庆后和释永信为什么不行?

#中俄贸易#俄罗斯贸易#中国汽车出口数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