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券商老大万国证券是如何破产的?(一)327国债事件序幕

金融风云
2023-02-23

今天是2月23日,2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95年2月23日,发生了一起举世震惊的金融大事,327国债违规交易事件,这是中国证券史上最惨烈的一次金融绞杀战,也是中国证券史最黑暗的时刻。

327国债是代码为327的国债期货合约。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个国债期货合约,对应的是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换的3年期国库券。

事件简介

起因:327国债交易

时间:1995年2月23日

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

裁判:上海证券交易所

多头:中经开,全名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是财政部旗下唯一的信托公司

空头:万国证券, 当时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

         辽国发,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人物:尉文渊,上交所总经理

          管金生,万国证券总裁

          高原、高岭,辽国发幕后老板

          戴学民 中经开上海营业部总经理


事件:以中经开为首的多头大规模逼空以万国证券、辽国发为首的空头,万国证券走投无路,孤注一掷,妄图扭转;

结局:万国证券破产,多人入狱。


第一章   序幕

狄更斯的《双城记》里的有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1990年12月,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就此进入野蛮生长的初创阶段。

在这个蛮荒的时代,资本市场缺少成熟的规则,监督管理部门也缺乏经验和完善的规章制度。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在股市中司空见惯、引以为傲。

各路人马凭借各自的本事在市场上拼搏厮杀。监管比较粗放。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交所率先开展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


图1. 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


313国债登场预热

1994年4月14-15日,借着国家开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利空,万国证券为主的部分券商开始做空313国债合约,313国债合约从3月份的107元跌至104.50元,现券跌至101元。

但空头误判了形势。交易的活跃反而让专业机构看到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价值。于是多方在中经开的带领下开始大量购入现券,推动期货价格不断上涨。

与此同时,为了维护国债交易次序,针对市场存在乱开代保管单和卖空国债的乱象,财政部连续发文,要求严查,进一步推动了国债现货市场价格的上涨。

受此影响,到5月底,313合约已经涨到108.90元。


至此,以万国证券为首的空方主力不得已认赔出局,而以中经开为首的多方主力则笑纳收益。

但收益最大的其实是上交所和财政部。


经此一役,上交所的国债期货和现货交易被彻底激活。尤其是进入1994年第四季度以后,市场规模加速成长,交投日趋活跃,日成交金额最高达830亿元,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一大热点。

对于财政部来说,则实现了用流通市场带动发行市场的目的。

自此之后,国债市场化一举突破难关,基本改变了国债发行困难和新债跌破面值的现象。


但万国证券和中经开的芥蒂就此埋下。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经济迅速升温,但随之而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恶性通货膨胀:1992-1994年CPI分别为6.35%、14.61%和24.26%!

恶性通胀从两个方面搅动了国债期货市场的预期。

一方面是加息预期,加息会导致国债期货价格的下跌。

另一方面,恶性通货膨胀降低了国债的吸引力。为保障国债发行,财政部开始考虑保值贴补措施。而保值贴补措施则有助于国债期货价格的上涨。

于是,新一轮多空对决开始了。

这一次走到前台的是314合约。


314国债期货事件试错

1994年8月底9月初,多空双方开始在314合约上进行角力。这一次的多方主力是中经开和万国证券,而空方主力是躲在众多席位之后的辽国发。


在对314的多空分析上,中经开等多方的水平更高一筹。

具有财政部背景的中经开分析认为,1992年5年期国库券发行定量才100亿左右,流通在市场中的就更少了,只有数十亿元。

因为现券市场太小,导致如果空方交易规模做大的话,难以收集到足够的现券来进行期货的交收;并且如果大量采购现券进行交收,也必然导致现券价格的大幅上涨。

空方左右为难,因此天生处于不利地位。

于是,从8月中旬至8月29日,在现券价格稳步攀升的带动下,314合约量价齐升,成为沪上交投最火爆的国债期货品种之一。

期货交易是零和游戏,多方的收益,就是空方的亏损。

面对巨额亏损,辽国发毫不退缩,准备集中筹码放手一搏。

9月16日星期五,314合约以114.05元开盘后,空方即在112.10元处抛出10万口的空单,以恫吓市场。

但多方不为所动,不但全部吃下,反而乘胜追击,推动314当日摸高到114.31元并收于114.30元。

但收市后上交所竟然发布通知,宣布当日114.00元以下成交的单量均属无效,且对空方扰乱市场的行为未作任何表示。


9月19日,新的一周开始了。

这时候的形势对辽国发已经非常不利。

在前面的多空厮杀中,辽国发已经损失惨重,而且手中也没有足够的现券去完成交收。

面对这个局面,辽国发走投无路,就剩死路一条。

反正已经是死路一条,那还不如放手一搏,如果能够把价格打下去,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于是辽国发横下一条心,决定孤注一掷,准备用巨额空单把多方保证金砸穿,或可自救。

市场气氛已经白热化。

当日开市后,多空双方均大规模开仓,开始了对价格的争夺。

在空方的猛烈打压下,314价格自开盘后的114.34元逐步走低。到下午3:30分左右,盘中赫然出现50万口114.10的空单!


当日收市后314合约的持仓量骤升至78.86万口,这已经超过了对应现券的发行量,切记这一点。


面对异常行情,上交所不得已采取强制平仓的措施来平息了事。

314事件是超级机构凭借巨资操控市场的一个标志。


在这次多空争夺中,多方对市场环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利用资金优势和314国债流通量有限的形势,大量吃进国债,进行逼空。

但作为空方的辽国发希望完全凭借资金实力和隐蔽在各处的席位,在多方没有准备的情况偷袭多方,希望打多方一个措手不及。

而上交所在这一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实时监控能力不足,对辽国发的超限额持仓与市场操控行为的漠视,以及事后的抹稀泥,则给整个国债期货市场留下了重大隐患。

经此一役,国债期货交易演变为超级机构运用巨资玩弄市场的豪赌。

这一切都将在327事件中得到更猛烈的爆发。


相关阅读

中国券商老大万国证券是如何破产的?(二)327国债多空对决

内幕:美国硅谷女神滴血验癌神话的兴起与破灭(一)远大理想


牛财金微信LOGO-3.jpg

分享